钯,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稀有贵金属,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在汽车催化、电子元件、化工催化等诸多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相关产业的持续扩张,对钯的需求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。然而,自然界中钯资源的储量极为有限,且分布严重不均,俄罗斯和南非两国的储量便占据了全球总储量的 80% 以上 。在此背景下,钯回收市场应运而生,并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。
从全球范围来看,钯回收市场已经颇具规模,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。据相关数据统计,2024 年全球钯总供应量约为 271.99 吨,其中回收供应达到 83.35 吨,占总供应量的比例约为 30.6% 。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,回收在钯的供应体系中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。在钯回收量的构成方面,汽车催化剂无疑是最主要的来源,约占回收总量的 50%-55%。这是因为每一个废旧的汽车催化剂中,通常含有 0.5-2 克的钯金。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以及汽车报废量的日益增加,汽车催化剂为钯回收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。除汽车催化剂外,电子废料的回收增长势头也十分强劲。特别是在 5G 基站建设以及 AI 硬件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钯在相关电子元件中的应用愈发广泛,预计电子废料回收量的年增速可达 5%-8%。此外,工业废料,像化工催化剂、电镀废液等,约占回收总量的 20%-25%,其中电镀废液由于其较高的钯提取附加值,受到了回收企业的高度关注。珠宝废料虽然含钯量相对较少,但同样也是钯回收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。
聚焦到中国市场,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,同时也是汽车生产与消费大国,中国在钯回收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市场规模增长极为迅速。据专业机构测算,2025 年中国钯回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00 亿元人民币大关 。2024 年,中国钯回收量约为 12.3 吨,相比以往有显著增长,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回收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。例如,随着国内汽车拆解行业规范程度的不断提高,汽车废催化剂的拆解率预计在 2025 年将达到 70%,这将为钯回收提供大量的原料,预计中国在 2025 年将贡献全球 40% 的钯金回收量 。
展望未来,钯回收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。从需求端来看,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,汽车行业对尾气净化催化剂的需求将持续增长,电子行业随着技术创新对钯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,这都将推动钯回收市场的发展。从供给端而言,回收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提高钯的回收效率,降低回收成本,从而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该领域,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。据中信证券研报预测,到 2028 年,中国铂族金属回收量有望大幅增长,其中钯作为铂族金属的重要组成部分,回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 亿元 。在全球范围内,随着资源循环利用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,钯回收市场规模也将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。
钯回收市场在当前已经具备了相当可观的规模,并且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无论是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,还是从满足市场对钯需求的角度来看,钯回收市场都将在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