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当日市场行情与价格特征
2025 年 6 月 25 日,国内钌回收市场呈现 “粗钌稳、精钌涨” 的分化态势:粗钌(纯度 99.9%)回收价稳定在120-125 元 / 克,而高纯度钌粉(99.99%)价格突破140 元 / 克,创三个月新高。当日交易量同比增长 18%,主要集中在光伏、氢能等新兴领域废料回收。这种价差源于 “超临界 CO₂萃取法” 的规模化应用 —— 某环保企业采用该工艺将钌回收率从 80% 提升至 92%,使得高纯度钌粉回收价较传统工艺溢价 10%。
二、价格波动的核心逻辑
矿产供应持续收缩
全球 90% 的钌产自俄罗斯和南非,其中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独占 45% 份额。2025 年第二季度,西伯利亚矿区因冻土带开采成本上升,钌产量同比下降 8%,直接推升粗钌价格。与此同时,南非某铂矿因钯价低迷缩减开采量,导致钌伴生矿供应减少 5 吨,进一步加剧市场紧张。
新能源需求爆发式增长
氢能领域的钌基析氧催化剂(OER)将电解水能耗降至 4.2kWh/Nm³,较传统铱基催化剂成本降低 50%,推动全球钌用量年增 25%。光伏产业中,N 型电池(TOPCon、HJT)渗透率提升至 35%,单 GW 装机钌用量从 0.5 吨增至 1.2 吨,某龙头企业 2025 年钌采购量同比激增 180%。
回收体系的平抑作用有限
尽管 “微波辅助湿法冶金” 技术将钌回收率从 80% 提升至 95%,但全球年回收量仍仅 5 吨左右,占需求的 15%。当日融通金报价显示,粗钌回收价中包含 120 元 / 克的金属价值、3 元 / 克的提纯溢价和 2 元 / 克的物流成本,反映出回收产业链的成本刚性。
三、区域市场与技术挑战
长三角与京津冀的分化
苏州、奉贤等工业集中区因技术成熟,高纯度钌粉回收价可达 140 元 / 克,但竞争激烈导致议价空间不足 5%;而东北地区依托资源优势,含钌废料回收价约 100-110 元 / 克,适合量大且纯度稳定的合作。
环保与成本的双重压力
钌碳废料处理过程中,废液处理成本占总成本的 40%,且部分地区将其列为危废,运输、存储需特殊资质。某环保企业采用 “超临界 CO₂萃取法”,虽将回收率提升至 92%,但设备投入高达 5000 万元,中小回收商难以承受。
技术替代风险初现
石墨烯基催化剂在部分场景已实现对钌的替代,某高校研发的碳纳米管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活性达钌基催化剂的 85%,可能在 2026 年后分流部分需求。
四、产业升级路径与投资机会
构建三维监测体系
建议企业建立 “矿价 - 需求 - 回收” 动态监测模型,通过实时跟踪南非矿山生产数据、中国光伏装机量和回收量变化,将采购成本波动控制在 5% 以内。某化工企业通过该体系,2025 年上半年钌原料成本降低 12%。
开发高附加值产品
拓展钌在电子电镀、医疗影像等领域的应用,例如将回收钌制成 5G 基站连接器镀层材料,其售价可达纯钌金属的 2 倍。某电子材料企业通过此策略,2025 年上半年利润率提升至 28%。
把握政策红利
积极申报国家发改委《关于促进退役风电、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》专项补贴,单个项目最高可获 2000 万元资金支持。河南省已构建 “回收 - 再生 - 应用” 闭环网络,参与企业可享受税收减免和绿色金融优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