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2025 年 6 月 24 日银回收价格

一、当日价格与市场动态

2025 年 6 月 24 日,国内银回收市场呈现 “工业废料领涨、首饰回收平稳” 的格局:含银量 99.9% 的高纯银废料回收价达4.8 元 / 克,较昨日上涨 1%;而废旧银首饰回收价约3.5 元 / 克,电子废料(含银 10%-30%)综合回收价0.5-1.5 元 / 克。当日交易量同比增长 12%,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。

 2025 年 6 月 24 日银回收价格

二、价格波动的底层逻辑

国际银价的传导效应

当日伦敦金银市场协会(LBMA)银价为 28 美元 / 盎司,较昨日上涨 0.8%,直接推升国内回收价格。某大型回收企业采用 “国际牌价 × 纯度系数 × 区域溢价” 模型,将含银 99.9% 的废料回收价定为(28×6.8×0.99)×0.95=179 元 / 千克,即1.79 元 / 克,但实际交易中因提纯成本差异,终端报价可达 4.8 元 / 克。

工业需求结构性增长

光伏产业仍是银的最大应用领域,N 型电池(TOPCon、HJT)渗透率提升至 35%,单 GW 装机银用量从 80 吨增至 120 吨,某龙头企业 2025 年银采购量同比激增 180%。电子工业中,5G 基站连接器镀银需求年增 15%,形成年均 200 吨的新增需求。

回收体系的区域分化

深圳、上海等工业发达地区因技术成熟,高纯银废料回收价可达 4.8 元 / 克,但竞争激烈导致议价空间不足 3%;而中西部地区依托电子废料资源,含银 10% 的混合废料回收价约 0.8 元 / 克,适合规模化回收。


三、行业痛点与未来趋势

环保成本与技术壁垒

银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氰化物废液处理成本占总成本的 40%,且部分地区将含银废料列为危废,需特殊运输资质。某湖南企业因未取得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》,被处以货值金额 2 倍的罚款,直接导致现金流断裂。

技术替代与金融风险

铜基浆料在部分光伏场景已实现对银的替代,某科研机构研发的铜银合金浆料导电率达纯银的 90%,可能在 2026 年后分流 10% 的需求。此外,CME 银期货当日波动幅度达 ±2%,部分贸易商因未对冲风险导致亏损。

循环经济政策红利释放

中国《“十四五”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》明确将银回收纳入重点支持领域,合规企业可享受 15% 的所得税减免。预计到 2027 年,国内银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 100 亿元,其中光伏废料和电子废料占比超 70%。


四、企业应对策略建议

优化定价模型与检测技术

采用 X 射线荧光光谱仪(XRF)精确测定废料含银量,将检测误差控制在 0.1% 以内。例如,某回收企业通过该设备,将含银量 92% 的电子废料回收价从 3.8 元 / 克调整至 4.2 元 / 克,年增利超 200 万元。

拓展高附加值应用场景

开发银基抗菌材料、电子浆料等衍生产品,例如将回收银制成纳米银抗菌敷料,其售价可达纯银金属的 3 倍。某生物医药企业通过此策略,2025 年上半年利润率提升至 25%。

布局区域回收网络

参考河南省《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,构建 “回收 - 再生 - 应用” 闭环网络,减少跨区域运输损耗。某企业在郑州设立区域回收中心,将物流成本降低 20%,废料处理效率提升 30%。


标签:
推荐阅读更多